两项高关税叠加无疑给生产企业造成了沉重打击,有企业的涉案产品或因此退出美国市场。
对此,专家指出,既然美国对华“双反”靴子已经落地,当事企业唯有积极应对才是出路。
美国“双反”调查影响显现
上半年杭州出口轮胎下降17.7%
“美国市场是我们主要的出口市场,大约占了出口额的四分之一。”昨日,国内轮胎行业龙头企业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美国本次对华轮胎“双反”案终裁结果对企业影响较大,涉案产品或因此不得不放弃美国市场。
事实上,从中国整个轮胎行业来看,作为全球汽车消费大国的美国都是出口主要市场,占中国轮胎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也比较高。
“影响肯定是很大的,我们了解到有些企业已经因此快要经营不下去了。”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按照这个终裁结果,有企业可能要承担超过100%的“双反”税率,大大削弱了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数据也显示,自2014年6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来,中国对美出口的轮胎量就已经出现下降,其中,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减产,有的轮胎贸易商干脆直接放弃美国市场。
而从杭州数据来看,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杭州出口轮胎23.6亿元,同比下降17.7%。
中国轮胎行业总“受伤”
专家建议差异化生产
然而,贸易摩擦对于中国轮胎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公开资料称,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间国外对中国轮胎行业发起了12次反倾销。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轮胎企业不仅遭遇“反倾销”调查,还承受着“特保”压力,即“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压力。只是未料想,3年特保案期间刚到,“双反”调查又跟进。
无怪乎,今年1月份,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对全球市场经济环境及走向的判断与预期”作出“一般,因为动不动有反倾销”的回答。
为什么中国轮胎行业总是“很受伤”?在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旭霞看来,这和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国际社会压力陡增有一定的关系。
在商务部本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也表示,目前,中国仍是国际上贸易救济设限的首要目标国。上半年,中国共计遭遇14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37起,其中反倾销案件32起,反补贴案件4起,保障措施1起。而且,除了近三年来光伏、轮胎等工业制成品在全球主要出口市场连续遭遇贸易救济调查后,涉及实用新型等专利纠纷的机电、轻工、医药等产品也频繁遭遇相关国家调查。
对此,周旭霞认为,涉及企业不必过于灰心,只要产品足够创新,与一般产品保持差异化也能获得相当的利润。
“就像苹果手机一样,即使它的价格比国内手机普遍高了不少,但很多用户还是会买它的账。”周旭霞指出,首先,任何行业都有创新空间。就轮胎产品而言,如何增加它的防滑度,如何保证在极端天气下使用正常,如何提高耐磨程度等等,都是国内企业需要思考的方向。
其次,国内企业应适当调整销售份额。例如,随着国内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相关企业可以考虑将市场份额转移到国内,以此拉动内需;另外,“一带一路”战略落地也可以促成企业适当调整发展战略。
最后,周旭霞还建议国内轮胎出口企业在当前情形下应通过抱团取暖,一起走出困境。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上一篇:美“双反”效果显现 浙轮胎企业受影响巨大 文章链接:中国
下一篇:商务部质疑美国"双反"中国轮胎产品 称将继续申诉